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分析是一种利用特定抗体与抗原或半抗原发生的高选择性高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原理,对待测抗体或者抗原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下称ELISA)是免疫分析的一种,分三个部分组成:免疫识别,信号输出和数据处理。ELISA显色是ELISA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涉及将无色底物转化为有色产物。这一过程通常在酶催化下完成,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TMB或OPD底物的氧化。以下是显色过程的详细说明:
显色原理:
① 酶催化反应:HRP酶催化底物(如TMB或OPD)氧化,产生有色产物。
② TMB:HRP作用下,TMB从无色变为蓝色,加入硫酸终止液后转为黄色。
③ OPD:HRP作用下,OPD从无色变为橙黄色,终止液后转为棕黄色。
反应条件:
① 温度:适当提高温度可加速显色,但需遵循试剂盒说明。
② 时间:定量测定需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定性测定可适当调整。
③ 避光:OPD底物液受光照会自行变色,需避光操作。
显色过程:
① 加入底物:在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加入相应的底物溶液。
② 孵育:根据试剂盒说明,控制孵育温度和时间,确保反应充分。
③ 终止反应:在肉眼可见标准品孔有明显梯度蓝色时,加入终止液终止显色。
显色时间:
① TMB:约40分钟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弱,2小时后可能消退。
② OPD:一般在室温或37℃反应20-30分钟不再加深。
显色剂和终止液:
① TMB:可使用叠氮钠、SDS等酶抑制剂终止,保持蓝色较长时间。
② OPD:用硫酸终止,产物由橙黄色转向棕黄色。
影响因素:
① 孵育条件:温度、时间和避光是关键。
② 酶和抗体浓度:浓度过低可能显色不全。
③ 样本和标准品:需充分溶解并避免污染。
④ 洗板操作:不正确的洗板可影响显色。
⑤ 试剂盒有效期和保存:过期或保存不当的试剂可能导致显色异常。
常见问题及解决:
① 显色偏低或很淡:
② 保证孵育温度和时间。
③ 做好试剂平衡,避免过期。
④ 确保酶和抗体浓度合适。
⑤ 检查洗板操作,避免过度或不正确洗板。
显色时间不足:
① 每隔10分钟观察,见梯度显色即可终止。
② 显色过度或不显色:
③ 检查试剂有效期,确保酶活性。
④ 校准酶标仪,正确设置波长。
显色结果:
① 吸光度(A值):表示显色深浅,用于定量分析。
② 终止液选择:影响显色颜色和稳定性。
总结:
ELISA显色是通过酶催化底物氧化产生有色产物,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显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孵育、洗板、终止等步骤,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