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柯皂苷元
我司经营范围:物质、进口标准品、冶金标样、标准气体、药典对照品、标准菌种、实验室耗材、试剂盒
产品名称 | CAS编号 | 包装 |
海柯皂苷元 | 467-55-0 | 可根据客户要求大包装订制 |
海柯皂苷元
Hecogenin
分 子 量:430.6200
CAS编号:467-55-0
分子式:C27H42O4
别 名:海柯吉宁;海柯皂甙元
海柯皂苷元--(Hecogenin)的详细信息
【性状】本品为白色针晶粉
【提取来源】本品为乌头属欧乌头、川乌、北草乌和华乌头等多种植物之中。
【药理性质】熔点;265°C
【基本用途】含量测定。
【贮藏方法】2-8°C,避光保存。
【注意事项】本品应在低温下保存,长时间在暴露在空气中,含量会有所降低。本品为有产品,只能用于实验室检验使用,不作其他用途,使用完后请将瓶口密封,以免发生中事件。
危险性质:
包装方法:
质检信息:
氢氧化钠容量分析用溶液标准物质--(Sodium hydroxide for volumetric analFSis)的详细信息
物理化学性质:白色颗粒状,条状或小片状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1g溶于0.9ml冷水、
0.3ml沸水、7.2ml无水乙醇、4.2ml甲醇,溶于甘油。溶于水、乙醇时或溶液与混和时产生剧热。溶液呈强碱性。有腐蚀性。半数致死量 (小鼠,腹腔)40mg/kg。密度:2.13,熔点:318℃,沸点:1390℃,折光率:1.473-1.475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的基本分析试剂。配制分析用标准碱液。少量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收剂。酸的中和。钠盐。用于校准测定高分子材料分子量的仪器、评价测量方法和给高分子材料分子量特性量值赋值。
操作与贮存:冰箱内保存。
包装方法:
危险性质:
质检信息:使用注意事项:由于室温变化会引起溶液浓度的微小变化, 使用前应恒温至(20±2)℃,并充分摇动以保证均匀。若室温超过此范围,可查GB 601-03附录A进行溶液体积校正。本标准物质打开后一次性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严防沾污。
分为五大类:
1、化学成分类:标准物质,纯的化合物或是有代表性的基体样品,天然的或添加(被)分析物的(如,用作农药残留分析的添加了杀虫剂的动物脂肪),以一种或多种化学或物理化学特性值表征。
2、生物和临床特性类:与目录A相似的标准物质,但以一种或多种生化或临床特性值表征,如酶活性。
3、物理特性类:以一种或多种物理特性值表征的标准物质,如熔点、粘性和密度。
4、工程特性类:以一种或多种工程特性值表征的标准物质,如硬度、拉伸强度和表面特性。
5、其他特性。这些类别又被细分为三级子类,例如,在化学成分类中,以微量锰、硅、铜、镍和铬含量表征的铝合金,列于化学成分一金属一有色金属一铝合金的子类中;在化学成分类别中,标准物质还可进一步被分为单一成分的标准物质和基体标准物质两大类;单一成分的标准物质是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或纯度、浓度、熔点、熔化焓值、粘度、紫外可见光吸光率、闪点等参考值已精确确定的纯物质的溶液;这类标准物质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分析仪器的检定或校准。
化学, 聚单硬脂酯
化学, 聚单硬脂酯
化学, BRIJ®O20聚烯20油
化学, BRIJ®O20聚烯20油
化学, BRIJ®O20聚烯20油
化学, Brij™C20聚烯
化学, Brij™C20聚烯
化学, Brij™C20聚烯
化学, 中性蛋白酶 来源于多粘芽孢杆(化)
化学, 2-苄
化学, 2-苄
化学, 2-氨基-4-
化学, 2,4-基
化学, D-异抗坏血
化学, 4--3-硝基
化学, 5-氨基-2-
化学, 邻腈
化学, -4-
海柯皂苷元孢氨苄进口/国产CEACAM16/CEAL2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6抗体含量:含量测定
阿莫林进口/国产CEACAM19/CEAL1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9抗体含量:含量测定
氨苄林进口/国产ADCK5 ADCK5蛋白抗体含量:含量测定
新进口/国产ITGB1BP2/CHORDC3 整合β1结合蛋白2抗体含量:检查
孢S异构体进口/国产CLDND2 膜蛋白CLDND2抗体含量:检查
醌式利福平进口/国产CLLD7 鸟呤核苷交换因子CLLD7抗体含量:检查
3-利福SV进口/国产CLN3 神经细胞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蛋白CLN3抗体含量:检查
标准物质的管理:
(一)规范记录:
建立标准物质台帐,定期更新台账,明确责任主体,以便做到可以追本溯源;
领用时,记录好领用时的名称、数量、时间、领用人、发放人等必要的信息;
标准物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应定期检查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对于超限的标准物质要填写销毁登记表;建立标准物质档案。
(二)定期核查:
对于标准物质的种类、级别、介质、浓度含量、有效期、批号、环境条件、储存方法、帐物相符等等各参数,要定期核查。
定期检查实验室各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是否相符。对新增检测项目所对应的标准物质应及时纳入规范管理。
存放环境条件和有效性。按标准物质证书上规定的环境条件,储存方法进行存放,及时检查是否过期。标准物质的储存环境应保证其特性完整不变。
标准物质所用介质和浓度是否满足检测方法对介质的要求。浓度是否合适,所用的介质对分析是否有影响。